位于天津市南開區的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,有一件館藏國家一級文物——鄧穎超穿過的絲綿襖。這件看似普通的絲綿襖,背后有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1976年1月8日,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。天津天虹服裝廠的73名工人從電視上看到了鄧穎超獨自為周總理守靈的情景。天津有句俗話,“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”,恰巧天虹服裝廠工人又多是女工。為了安慰悲痛中的鄧媽媽,他們決定做一件絲綿襖送給她。工人們每人拿出五角錢,購買布料和絲棉??墒?,沒有尺寸怎么裁剪?他們想到通過電視影像和鄧穎超與總理的合影來估量她的身材,斟酌許久才動手裁剪。大家一針一線連夜趕制,想讓鄧媽媽在春節時能穿上這件新棉衣。絲綿襖做好了,另一個問題又來了,如何寄給鄧媽媽呢?在那個特殊的時期,將包裹寄到中南海困難重重,郵局不給寄,大家決定將包裹寄到人民日報社,請他們轉交給鄧穎超。
鄧穎超收到包裹后打開一看,里面是一件細針密線縫制的絲綿襖,還附有一封信,上面寫著“棉衣雖輕但它代表了70多顆誠摯的心,寄托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,這件棉衣穿在您的身上,暖在我們的心里。”鄧穎超試過棉衣后深受感動,覺得這些青年真有辦法,沒有尺寸,也沒有見過她,竟能做出這么合體的棉衣。一向廉潔自律的鄧穎超從不收禮,向來能退的就退,但如果將這件棉衣退回去,一定會傷了工人們的心。于是她決定收下這份禮物,并讓工作人員寫了回信。信中寫道:“棉衣已收到,謝謝工人們的關心和慰問,這次就不退回棉衣了,寄給你們30元作為衣服的成本費,可用于購買學習書籍和用品。”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便藏有鄧穎超支付這件絲綿襖費用的賬單。
鄧穎超非常珍愛這件絲綿襖,穿著它出席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,還會見過許多中外友人。棉衣破了,她也舍不得扔掉,請來師傅更換了新的棉衣里子繼續穿。她也一直惦念著為她縫制棉衣的工人們。1984年,她視察天津時專門會見了他們。八十高齡的鄧穎超堅持與工人們一一握手,她說:“八年前你們為我一針一線縫制棉衣,今天我要和你們一個一個握手,表示感謝!”工人們非常感動。臨別之際,她揮筆寫下題詞,鼓勵他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“要有所為,有所好為,有所大為”。
棉衣雖輕,卻承情義之重。一件普通的絲綿襖,飽含著以天虹服裝廠工人為代表的天津人民對周恩來、鄧穎超的深厚情感,更反映出鄧穎超等老一輩革命家熱愛人民、嚴于律己的崇高人格風范。